【特稿】麻江县坝芒乡:建和美乡村 绘幸福底色

2023-05-09 14:16:14来源:秘境黔东南

麻江县坝芒乡:


(资料图)

建和美乡村 绘幸福底色

金延霞

满院花开,住着舒心。

居住在麻江县坝芒乡水城村的村民王金和刚从田间劳作完回到家中,放下背篓,便不由自主到自家庭院中侍弄着花草,这些天,他忙着搬砖砌墙、设计花台、摆放花草,自家小院的“颜值”越来越高。

水城村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布依族寨子里,一条条洁净的水泥路蜿蜒串联起各家各户,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,一排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墙,山上的绿色产业与错落有致的小寨子构成一幅美丽画卷。

谁曾想到这个过去最偏远、最穷的、基础设施最差的后进村如今跃变成为产业最优、设施最佳、面貌最靓的先进村。

在水城坝区,连成片的白色大棚像是给大坝穿上了一层“新衣”。给土地换上“新衣”,现在叫产业结构调整,但在过去,村里面的人却认为是“败家”的事。

“稻谷玉米年年种,产业发展不见动。”传统观念影响,一直制约水城村的发展。村党支部书记罗传彬率先示范,流转50亩土地开始种植蔬菜,成为村里第一位吃“螃蟹”的人。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,水城村探索“党员+农户”“1+N”等结对帮带模式,结对帮带农户做实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。富带穷,强带弱,如今,全村90%的家庭都参与其中,水城村不仅建成了麻江县最大的坝区蔬菜产业基地4915亩,带动1284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,还打造建设成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。

“观念改变后,过去骂我们最厉害的,现在也是种植蔬菜最多的。”罗传彬笑着说道。

产业融合,群众的日子富裕了,但农村人居环境一直是水城村的“堵点”和“痛点”,村口垃圾池里空无一物,树旁大树下垃圾成堆,这是常态。如何改变这一陋习?水城村党支部想出了妙招。

推行“十联八创”民主管理机制,由每十户农户组成一个卫生共管、文明共创、产业共建的“十户一体”,抱团发展。通过“金种子”党员示范户示范带动,以“党员+农户”的方式划分责任区,带领群众修建产业路、美化靓化庭院、清理违建和垃圾,引导农户建设门前“小菜园、小花园、小果园、小乐园”,坚持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,逐渐养成人人爱护花草的习惯,乡村颜值大大提升。

“村里空气清新、环境优美、设施健全,我们也不能拖组织的后腿”。王金和家连续几个月在环境卫生积分评比活动中得分高居榜首。

为持续培育良好村风,水城村每年都评选“守法户”“卫生户”“孝老户”“技能户”等典型,同时还发动村民晒家风、晒家规,相互学习,以点带面,全村形成崇尚美德、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,人人都成为移风易俗宣传员、文明乡风推动者。

村庄美了、产业旺了、生态优了,村民们还建起了农家乐,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“从种植蔬菜到发展休闲体验农业,来这里旅游的人多了,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。”水城村村民王玉君说,

水城村是坝芒乡建设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。

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以城镇精致管理、乡村庭院美化、文明新风倡导、法制教育普及等“和美城乡”四大行动为抓手,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,推进共建共治共享,这是坝芒乡创新探索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举措。

通过深化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基层治理机制建设,全面搭建“党小组+网格员+联户长”基层治理“铁三角”,有效组织、宣传和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形成“党员带头干、群众比着干、干群齐心干”的良好局面,逐步实现村有产业、户有增收,乡村“气质”更美了、“颜值”更高了,群众生活舒适度、幸福感越来越强烈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长青集团:公司一季度的燃料采购单价与2021年同期相比较高,造成毛利率对比有差异-环球热闻
下一篇:最后一页